區別↟↟☁↟:
(1)後澆帶是由於建築各部分沉降不同☁✘╃,所以在施工時先留出一道縫☁✘╃,讓兩部分各自沉降☁✘╃,到沉降完畢後再將這條縫澆注☁✘╃,因為是後來澆注的☁✘╃,所以叫後澆帶₪╃◕₪·。
(2)施工縫和後澆帶在最後交付使用時是沒有的☁✘╃,伸縮縫則一直存在₪╃◕₪·。
(3)施工縫↟↟☁↟:是施工過程中不便於一次澆築而留置的☁✘╃,具體位置要留在結構的受力較小處☁✘╃,板留在1/3處₪╃◕₪·。
(4)伸縮縫↟↟☁↟:和溫度相關☁✘╃,是為了防止建築物因溫度變形留置的縫隙₪╃◕₪·。多用於橋樑☁✘╃,在橋樑和蓋梁(或兩梁接頭處)₪╃◕₪·。
(5)後澆帶↟↟☁↟:是為了放置混凝土結構↟↟☁↟:溫度☁✘╃,收縮產生的有害裂縫而設定的₪╃◕₪·。後澆帶混凝土土要高於前次澆築的一個強度(如果前次是C30那後澆帶就是C35)₪╃◕₪·。
推薦《G101平法鋼筋識圖與算量》☁✘╃,趙榮主編的書₪╃◕₪·。
擴充套件資料↟↟☁↟:
施工縫指的是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☁✘╃,因設計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澆築☁✘╃,而在先╃↟││、後澆築的混凝土之間所形成的接縫₪╃◕₪·。 施工縫並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“縫”☁✘╃,它只是因先澆築混凝土超過初凝時間☁✘╃,而與後澆築的混凝土之間存在一個結合面☁✘╃,該結合面就稱之為施工縫₪╃◕₪·。
若建築物平面尺寸過長☁✘╃,因熱脹冷縮的緣故☁✘╃,可能導致在結構中產生過大的溫度應力☁✘╃,需在結構一定長度位置設縫將建築分成幾部分☁✘╃,該縫即為溫度縫₪╃◕₪·。對不同的結構體系☁✘╃,伸縮縫間的距離不同☁✘╃,中國現行規範《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》GB50010-2010中8.1條對此有專門規定₪╃◕₪·。
後澆帶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☁✘╃,經過構件內部收縮☁✘╃,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☁✘╃,將結構連成整體的地帶₪╃◕₪·。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時☁✘╃,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☁✘╃,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☁✘╃,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☁✘╃,造成薄弱部位₪╃◕₪·。設定後澆帶的部位還應該考慮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₪╃◕₪·。
更多資訊請訪問 施工縫 首頁